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天津篇:废旧轮胎“变身”高科技 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

2016-04-14中国轮胎商务网

京港澳高速部分路段采用胶粉改沥青铺设而成

 

  “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的热词,做好“供给侧”改革需要改变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因此发展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了此次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天津,有这样一家“小巨人”企业,他们在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不仅将废旧轮胎变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更是走出了一条让人刮目相看的循环发展之路。

  开车行驶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上,车轮一圈圈压过平整的马路,前沿新闻记者体会着公路为人们带来的便利。但你可能想不到,车轮下224公里的道路竟是用360万条轮胎通过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铺设而成的。

  胶粉改性沥青这样的技术国内外都有,但是让胶粉和沥青能够更高比例融合、延长储存时间的只有“海泰环保”。通过独一无二的技术,海泰环保科技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试点,在各个区域都建立起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来改变过去企业只生产产品,等待销售这样的局面。而是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产品。

  放眼全国,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据了解,现在我国废旧轮胎的年产生量已达到3亿多条,重量达1000多万吨,这种橡胶固体废弃物永远不会自行降解消失。

  轮胎在汽车上使用两年就会报废,但是报废的轮胎本身含有橡胶、纤维、钢丝等材质,这些材质本身的寿命长达100年。相差98年的使用寿命,竟让轮胎的多种材质早早夭折。轮胎报废了无处焚身,材质早亡实在浪费。那么如何才能把报废轮胎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呢?

 

轮胎再循环利用生产

 

  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轮胎主要材料是胶粉、纤维和钢丝。在生产过程中透过物理的研磨,把它变成胶粉。透过风选的方法,把纤维提炼出来。透过磁选的方法,把钢丝提炼出来。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会产生三废,透过技术手段把胶粉从轮胎中分解出来,而胶粉应用最广的就是用于修建公路。”

  据介绍,利用废轮胎替代SBS、SBR等合成橡胶铺筑高等级公路建设,既能提高路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又能降低成本,节约建设资金,这是目前我国公路行业节能环保、废轮胎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

  前沿新闻记者望着脚下的路,不禁疑问,用废旧轮胎铺马路,体现科技水平的技术核心点在哪里?

  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胶粉改性沥青既保持了沥青原有的力学性质,又赋予了沥青高分子橡胶材料的弹性及可塑性,使沥青的黏附性、感温性及耐久抗疲劳等性能获得较大改善,用它与石子混合就铺成了公路。但是技术难题也在这里。”

 

胶粉改性沥青施工现场

 

顺驰桥下施工现场

 

  所谓的技术难题一方面是胶粉改性沥青混料的储存时长,另一方面就是胶粉与沥青的混合比例,通常为了保持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动性,胶粉添加量要控制在18%以下。据介绍,国外胶粉改性沥青可以储存8小时,胶粉添加量在18%左右。而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使得胶粉改性沥青储存时长达到3个月以上,添加量达到30%到50%,并且能够提升沥青与石子的搅拌比例,降低油石比,从而改进性能、降低成本。

  “实际上,除了报废轮胎再循环利用外,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有上百项专利技术对应于目标材料,比如废家电、废塑料、废地毯,都能有效的利用到公路上。目标是要把城市的固废物合理的转变成绿色材料。”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今年我们正在研究废旧轮胎和水泥融合,这两种东西需要水溶性处理,所以科技含量也是比较高,难点在于把水泥做结构性改造,变成空心的结构,适用于桥梁、铁轨轨枕构造。”

 

唐津高速胶粉改性沥青铺设现场

 

  面对市场发展优胜劣汰,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择了技术创新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废物循环利用,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如今,已经将轮胎改性沥青应用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高速224公里改扩建工程”、空客A320大件运输通道、唐津高速公路等累计4000多公里公路工程。

  天津市城市经济所所长蔡玉胜说:“国家采取政策解决企业结构性问题,企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用创新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来说,这样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在注重节能环保,能够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赢。”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