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此次中美互降关税,对中国轮胎行业影响如何?
一、短期利好:部分关税压力缓解
1、对等关税暂缓
美方将对等关税从34%调整为24%并暂停加征90天,保留10%。此举短期内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可能刺激部分对美订单回升,尤其对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形成阶段性利好。
2、部分行政令关税取消
美方取消4月两项行政令中91%的惩罚性关税,叠加301关税(25%)和芬太尼相关关税(20%)的保留,综合税率较此前极端情况(如145%对等关税)有所下降,企业现金流压力略有缓解。
二、长期挑战:核心壁垒仍未突破
1、双反税(反倾销+反补贴)持续高压
双反税税率区间为30.61%-176.83%,且因企业而异。这是美国长期针对中国轮胎的贸易壁垒,此次未涉及调整,导致多数企业实际综合税率仍超100%(例如:3.4%最惠国税+25% 301税+20%芬太尼税+10%对等税+双反税),出口利润被严重压缩。
2、232关税(25%)保留
针对钢铁、铝及汽车零部件的国家安全关税未被取消,乘用车胎及轻卡车胎仍需承担此项成本,削弱价格竞争力。
三、市场影响:出口结构被迫调整
1、美国市场依赖度下降
尽管美国仍为中国轮胎第一大出口国(占橡胶制品出口额28.5%),但高关税迫使企业加速转向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市场。2025年一季度中国轮胎出口量增长6.2%,显示多元化策略初显成效。
2、行业洗牌加剧
头部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如东南亚)规避关税,中小企业因无力转移产能可能进一步退出美国市场,行业集中度提升。
四、未来风险:政策不确定性犹存
1、90天暂停期后的变数
若90天后美方恢复24%对等关税,叠加现有税项,企业可能面临新一轮成本冲击,需提前筹划订单与库存。
2、潜在贸易摩擦反复
芬太尼相关关税、232条款等“政治化工具”未被取消,未来可能成为美方施压筹码,行业需警惕政策反复风险。
五、企业应对策略
1、加速全球化布局
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如泰国、越南)以绕开关税壁垒,同时贴近区域市场。
2、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
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新能源汽车轮胎)提升溢价能力,减少价格竞争依赖。
3、供应链成本优化
与原材料供应商、物流企业协同降本,对冲关税导致的利润流失。
综合来看,此次关税调整象征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但轮胎行业核心壁垒(双反税、232税)未解,短期难改出口困境。企业需以“多元化市场+海外产能+技术升级”组合策略应对长期挑战,同时推动行业集体诉讼或政府谈判,争取双反税率的公平裁定。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 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