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的官网首页上,有一张该州州长罗伊·库珀与三角轮胎(601163)董事长丁玉华举杯相庆的照片,三角轮胎将其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落脚点放在了美国。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厅长托尼·科普兰一行来到山东威海,参加了三角轮胎(美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发布仪式。这也意味着三角轮胎美国建厂取得实质性推进。
对于中国企业漂洋过海的投资,美国的地方政府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
有更多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赴美设厂。三角轮胎在26日发布的2017年年报中称,“借助美国在全球的贸易市场地位,能够有效回避贸易壁垒。”
同样抱着想到美国发展念头的还有玲珑轮胎。玲珑集团副总裁孙松涛25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玲珑轮胎也有去美国建厂的打算。
将创造800个工作岗位
近日,丁玉华在威海宣布三角轮胎(美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正式启动。三角轮胎也于22日晚披露称,其美国工厂项目已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备案(批准)及商务部批准(山东省商务厅备案)。
三角轮胎26日发布的2017年年报称,2017年公司决定在美国投资设厂,将继续推行智能制造模式,为实现国际市场本地化制造和服务迈出新的步伐。
上述项目的投资主体三角轮胎(美国)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立,最终选址定于北卡罗来纳州厄齐康县。该州位于美东南部大西洋沿岸,厄齐康县在州府罗利市以东约105公里处。
三角轮胎美国工厂的入驻,让当地官员颇为兴奋。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发布的新闻稿中,罗伊·库珀说,“我很高兴看到这800个熟练的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向了北卡罗来纳州东部。”
“三角轮胎为北卡罗来纳州厄齐康县带来了一流的制造工厂,为该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先进制造能力,至少在北卡罗来纳州,我们还没有看到诸如此类的能力。”托尼·科普兰说,“这些都是高质量、高效率、报酬优厚的工作,需要特定的技能,我们已经准备好为那些需要相关培训以获得这些工作的人提供支持。”
的确,中国企业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急需的就业机会以及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作为厄齐康县规模最大的制造业投资,三角轮胎将创造800个工作岗位,该项目投资额高达5.8亿美元,预计会为北卡罗莱纳州的经济贡献超过24亿美元。
平均年薪逾5万美元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据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发布的新闻稿披露,待项目全部投产后,三角轮胎预计每年能生产600万个轮胎,创造出的新就业岗位的薪资将有所不同,一旦所有职位被填满,平均年薪预计为5.645万美元,而厄齐康县的平均工资是3.2642万美元。
显然,这一工资水平要远远高于当地的平均年薪,且将直接带动就业率的提升,这是当地政府最为看重的。
不过,这样工资水平无疑也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人力成本。对此,三角轮胎称,将运用基于机器人、信息化、自动化和“大数据”的智能制造模式,减少用工,在美国建一个先进的智能工厂。
对于当地政府而言,为了能吸引这类带来就业机会的投资项目,政府还提供了各种补助和优惠政策。
美联社的文章称,如果能够完成用工指标,三角轮胎有可能会获得最高达1.52亿美元的州和地方税收减免、工人培训和其他奖励。
在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的新闻稿中也提及,三角轮胎获得了就业发展投资补助和“同一个北卡罗来纳”基金补助。
拓展海外市场
三角轮胎此番赴美设厂,总投资预计达到5.8亿美元。据悉,三角轮胎计划自有资金投入不低于30%(1.74亿美元),通过银行借款等不超过70%(4.06亿美元)。
三角轮胎在2017年年报中称,公司正在推进的美国工厂项目将分期建设两个项目:一是年产500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轮胎项目,计划2018年开始工厂设计及建设,建设期2-3年,2020年开始投产;二是年产100万条高性能商用车轮胎项目,计划2020年开始设计及建设,建设期2-2.5年,2023年开始投产。
据三角轮胎披露的信息,上述第一个项目总投资约2.98亿美元、投资回收期约5.5年;第二个项目总投资约2.82亿美元、投资回收期约5.9年。
对于生产的产品,三角轮胎称,一方面是为汽车厂商及零售市场提供乘用车轮胎、轻型卡车和SUV车型轮胎;另一方面,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周边市场的长途运输、区域性运输及其他多用途商用车辆提供轮胎产品。
中国企业在美国设厂,更贴近市场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这家轮胎企业也表示,通过美国本土化制造能够加快对美国市场、加拿大、墨西哥及周边市场的拓展。事实上,三角轮胎在北美的布局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轮胎行业研究中心总裁大卫·肖撰文称,自2011年在阿克伦城设立技术中心以来,三角轮胎一直在为其美国业务铺路。4年后的2015年10月,它在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附近的富兰克林设立了美国总部,随后又将长期从业的资深人士曼尼·西塞罗任命为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在2015年,三角轮胎还首次在拉斯维加斯的改装车零配件展览会上进行展出。在那之后,有关三角轮胎计划在美国建厂的传闻四起。
绕开贸易壁垒
促使企业海外建厂的另一大原因,是为了绕开贸易壁垒。近年来,围绕着轮胎展开的博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对美出口轮胎企业有100多家,主要受影响地区即是山东。
一直以来,贸易摩擦是轮胎行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美国等海外市场设置的贸易“篱笆墙”,给国内轮胎企业带来不少困扰,对此,这些企业也在思索着调整战略布局。到海外投资设厂,成为绕开国际贸易壁垒的生存路径之一。
三角轮胎在2017年年报中坦言,2017年公司开启在美国投资项目,进一步优化公司在全球的产品布局、市场布局,“同时借助美国在全球的贸易市场地位能够有效回避贸易壁垒。”
孙松涛同样表示,“制造国际化战略,正好可以有效规避海外贸易壁垒。”去年8月,玲珑轮胎公告称,考虑到公司海外生产与销售网络格局建设的现实需要,公司拟正式启动在欧洲、美洲各选一处建设公司海外第二个、第三个生产基地。
在活跃的投资行为背后,中国企业在美国也面临不少挑战,诸如文化差异和观念碰撞,如何处理这类问题,需要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和对当地文化的适应能力等。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大卫·肖在撰文中说,三角轮胎在美国招入了一些非常有能力的人,尤其像曼尼·西塞罗这样的人才更是该公司的“重要资产”。而且,这家公司聘请了一些严谨的顾问,他们有足够能力将这样的项目做到世界级水准,且在预算范围之内。
不过,大卫·肖也表示,不同的商业文化,再加上12小时或13小时的时差,都考验着企业的快速决策能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