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2015年度记忆 中国轮胎行业十大关键词评选启动

2015-12-30中国轮胎商务网

  2015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面对经济“新常态”,市场增长乏力、国内合成橡胶产能过剩加剧、全球天然胶价格持续低迷、环保法规趋严、美国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发动双反调查,相关行业政策和标准的变化、价格战、“互联网+”...... 困惑成了2015年不少轮胎人年度记忆的代言词。您可能是亲历者,或是见证者,说到2015年,哪些词瞬间在您的脑海中萦绕?又是哪些事件让您怀着满腔热情,追索一点一滴的进展?我们真诚地以记录者的身份邀请您,参与中国轮胎商务网(www.tirechina.net)策划的“2015年度记忆 中国轮胎行业十大关键词”有奖评选活动,请选择您记忆感受最深刻的轮胎行业十大关键词,凝结您对2015年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对2016年的美好祈福!

  关键词投票时间: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09日

  渠道变革

  在渠道为王的时代,或许轮胎企业曾经能够凭借传统的渠道横行一时。然而,如今混乱的品牌体系、高企的渠道成本却成了负担。尤其是电商等新兴销售模式兴起之后,更是狠狠打击了传统的渠道模式。变则生,不变则亡,2015年众多国内外轮胎企业进行渠道改革,积极打造“轮胎+互联网”,集合企业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加强轮胎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销售渠道扁平化。

  2015年,全球轮胎科技的领导者米其林在网络销售渠道建设方面动作频频。近期,米其林汽车售后服务品牌“驰加”在北京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驰加2.0”服务模式和品牌新形象,致力于发掘车主的全需求,提升以用户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消费体验,打造高效门店运营体系。普利司通这一年一直在不断地拓展着自己的全球布局,以约8.35亿美元(约合53.4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现金收购美国大型汽车配件连锁零售商PepBoys(佩普男孩)。而此次并购为普利司通在全美增加了800个销售网点。2015年,为了进一步完善F2C模式,中策橡胶打造了自己的汽车售后服务品牌——车空间,致力于运用连锁经营模式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智能车型配件匹配系统等技术手段来打造商用车和乘用车后市场Online and Offline(OAO)服务的平台。

 

  “双反”终裁

  在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申请下,美国对华乘用车及轻卡轮胎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商务部于2015年6月11日作出倾销和补贴终裁,对中国轮胎厂商征收14.35%-87.99%的反倾销税和20.73%-100.77%的反补贴税。美国对这次“双反”的杀伤力远超此前的三年特保措施,对我国轮胎及上下游行业影响巨大,我国涉案企业200多家,涉案金额超过20亿美元。2015年11月24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发布对中国载重汽车轮胎反倾销终裁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载重汽车轮胎产品征收14.79%-35.35%的反倾销税,为期5年。

  美国是中国轮胎出口主要市场,占中国轮胎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美国对中国轮胎发起“双反”调查,高额的惩罚性关税将美国市场的大门卡住,令许多中国轮胎家企业受重创。应对“双反”大棒,有的企业压缩了生产线,有的企业通过加快拓展其他市场的步伐来填补美国市场留下的缺口,也有的企业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避开贸易壁垒。

 

  破产重组

  在2015年,关于轮胎企业破产的传闻并不少见。主要依赖出口的山东德瑞宝轮胎有限公司在2015年2月提出破产申请,目前资产已被清算。德瑞宝成立于2009年12月,是集全钢子午胎、半钢子午胎研发、生产、销售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轮胎企业,注册资本2.1亿元。据了解,这家曾位列2014年全球轮胎75强名单的轮胎企业截至破产时,已负债达47亿元,其中,银行负债超过20亿元。同年,历史悠久的北京首创轮胎有限责任公司也于10月29日正式宣告破产。

  业内人士表示,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是其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除了经营管理不善之外,去年美国对中国轮胎发起“双反”调查,高额的惩罚性关税将美国市场的大门卡住,令这家企业雪上加霜,彻底将企业压垮。德瑞宝这家曾在去年位列全球轮胎75强名单的企业轰然倒塌反映了部分轮胎企业在2015年的命运。

 

  罢工危机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轮胎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轮胎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许多韩国企业正在加紧布局中国市场,以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韩国的轮胎生产商严重依赖出口,并与中国低成本轮胎存在竞争。2015年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韩国轮胎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据韩媒报道,锦湖轮胎工会因为劳资矛盾重重,在2015年8月17日进入全面罢工状态,这是2014年底公司完成财务重组后,工会首次进行全面罢工。2015年8月25日,韩泰轮胎工会紧跟锦湖轮胎工会步伐,号召该公司举行历史上第一次罢工。在8月21日至8月23日三天时间里,该公司工会4700名成员中,有4430人进行了投票,其中86.3%的人支持罢工以寻求加薪。之后韩泰不得不妥协,一番谈判后,通过临时协议投票,该公司工会避免了自1962年成立工会以来的第一次劳动争议。

 

  经销商维权

  2015年8月17日上午9点,由于通伊欧轮胎(原东洋轮胎)拒绝履行全钢胎“三包”赔付义务,导致其十数名经销商聚集在通伊欧山东诸城工厂,悬挂条幅和标语维权。通伊欧轮胎(诸城)有限公司是日本通伊欧橡胶工业株式会社独资的大型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产品所有技术支持和研发均来自于日本,目前主要生产卡客车全钢子午线轮胎,公司致力于通伊欧品牌在中国的推广。

  据媒体报道,通伊欧轮胎改变与经销商约定的三包政策,但未偿还经销商自2014年十月以后代付的理赔费用。数月来,通伊欧的代理商维权事件一直处于僵持中,没有得到解决。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通伊欧卡客车轮胎市场下滑非常严重,以2013年100%为基数,2015年是2013年的33.35%,而2016年月生产计划是2013年月销售量的15.22%。2012-2014年,通伊欧对故障轮胎的理赔率是95%,而2015年其理赔率降为62%,下滑了33%。

 

  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上调

  2015年1月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的《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中国进口天然橡胶仍实行选择税,其中从量税上调为1500元/吨,提高300元/吨,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修改复合胶标准的文件,欲整治复合胶对天胶的不良挤压。中国是全球天然橡胶最大的需求国,一年消费量大概在400多万吨,产量大概70-8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80%。业内人士称,该方案的实施并未达到提高天然胶价格的初衷,增大了下游生产企业如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加上下游轮胎企业在美国“双反”之后萎靡不振,无疑是给天胶下游带来了沉重的背包。

 

  供需矛盾

  来自安迅思的数据显示,青岛双星、佳通轮胎、赛轮股份、风神股份、贵轮股份和双钱股份6家上市轮胎公司中,除双钱股份一家营业收入增长外,其他企业业绩全数下滑。整体平均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14%,毛利率均值从上半年的20.26%进一步下滑至三季度的 18.35%。净利润方面,仅青岛双星、佳通轮胎两家企业实现微增,其余均呈现较大降幅。据瑞达期货研究院分析,从国内轮胎市场来看,今年6月份以来,国内轮胎出口量逐步下降。从前3个季度的情况来看,轮胎出口总量约3.39亿条,同比下降5.9%。今年1-9月,出口美国同比下跌26%。尤其是9月份,同比下跌超过40%,为今年内跌幅最大值,同时也是除春节前后,出口值最低的月份。

  在出口受到重挫的同时,内需也表现疲弱。国内轮胎需求并未受到金九银十季节性销售旺季的带动,厂家库存压力持续增加,部分企业资金流转困难降低开工。截止11月20日,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率62.88%,国内轮胎企业半钢胎开工率为67.54%。全钢胎市场需求不足,开工基本保持稳定,而近期半钢胎订单增加,部分厂家提高开工。但从同比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开工率水平依旧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逆市扩张

  在经济新常态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较去年同期继续出现下跌的态势,轮胎的需求遭受拖累,厂商的开工积极性也较为低迷,致使近期轮胎的产量出现一定滑落。面对产能激增、需求放缓的行业现状,轮胎企业中有的逆市扩张谋求未来,有的收缩战线静观其变。但行业巨头兼并重组扩能动作频频,他们推出新产品,设计新包装,拓张或新建新工厂,在2015年逆市扩张。优科豪马不仅赞助汽车运动,在全球还赞助了很多运动队和体育赛事,2015的体育营销之路可谓走的风生水起。优科豪马轮胎宣布耗资3亿美元在密西西比西点市建设的新工厂正式开张。新工厂目前招聘260余名员工,预计未来将增至500人,满负荷运转下,轮胎产能可达到100万条/年。今年7月份,优科豪马还计划扩大印度Bahadurgarh工厂的产能,以提升其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年初,普利司通任命巴西子公司新总裁,欲拓展自己在巴西的市场份额,并投资1.2亿美元升级工厂。同时,普利司通在印尼建立合资公司,投资约16亿美元生产抗震轮胎,着手扩建自己的泰国工厂,提高轮胎产量。普利司通在2015年主推了缺气保用新品“安驰者”系列;邓禄普在2015年发布了敢越客、SP Sport Maxx 050+乘用车轮胎以及冬季轮胎新品;固特异主打静音与舒适的御乘II代轮胎的上市。

  今年4月底,马牌轮胎与安徽省及合肥地方政府正式签署了投资协议。2015年11月份,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工厂三期项目将正式破土动工,这个总投资达20亿元的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400万条乘用车轮胎和1500万条两轮轮胎的产能。2015年3月,中国化工集团正式提出收购意大利轮胎“大佬”倍耐力,并于10月顺利完成收购。据悉,此次收购完成后,倍耐力公司的重型车辆轮胎业务将与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的国内战略资产整合,在条件具备时与中国化工控股的风神轮胎重组。

 

  绿色轮胎

  中国依靠投资扩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数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轮胎生产大国,同时也造成了轮胎行业的产能过剩和大量废旧轮胎产生。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废旧轮胎年产生量约1100万吨。近年来,绿色轮胎产业化,引起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轮胎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目前,中国现在已实施绿色轮胎自律性标准,预计到2017年,绿色轮胎强制性分级标签法案将正式实施,所有轮胎都将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国内外轮胎标签全面推行,将倒逼国内轮胎企业加速绿色轮胎的生产、布局。今年6月5日,正值第44个世界环境日之际,佳通轮胎发布了《2014佳通轮胎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报告》。除生产环境外,佳通还携手保护国际基金会(CI),关注众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其中,仅苏门答腊岛的森林保护项目,即可净化相当于佳通100年生产所造成的碳排放。

 

  走出去

  随着美国“双反”引起的各国反倾销“跟风”正愈演愈烈,通过海外建厂实现国际化,正日益成为中国主要轮胎企业选择的发展战略。在2015年里,如赛轮金宇、玲珑轮胎、中策橡胶集团、森麒麟轮胎等企业在政策引导下都加快了国外建厂的步伐,在推动了中国轮胎国际化战略同时,可以说是在给中国轮胎行业踏出一条新的道路。

  2015年5月28日,玲珑轮胎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泰国玲珑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第一条产品顺利下线。2015年6月,浙江杭州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投产,该公司是中策橡胶集团建立的首家海外实体子公司,一期投资约84亿泰铢,主要生产半钢子午线轮胎,至2015年末可达到500万套/年生产规模。2015年11月,双星轮胎在哈萨克斯坦设立的合资企业通过当地政府审批。这也是双星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至此,中国轮胎企业中,已有赛轮金宇、玲珑、中策、森麒麟、奥戈瑞、双星等6家企业在海外建厂。这标志着,中国轮胎企业“走出去”迈出重要一步。

 

  固特异和住友“分手”

  邓禄普则是被来自住友橡胶中国公司的员工爆料,声称企业在轮胎生产过程中,出现胶料混用、以次充好的情况。而这些以次充好的轮胎流向了上海大众热销车型。这一起“质量门”事件让邓禄普陷入很大被动,之后,邓禄普选择与固特异“分手”。

  2015年10月2日,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正式结束其与住友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的全球联盟。固特异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理查德·克莱默表示,这次成功分离提高了固特异的灵活性,该协议为固特异后期发展铺平了道路,有助于实现未来公司的发展战略,并巩固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场上技术领导地位和固特异品牌竞争的优势。该联盟成立于1999年,主要包括四个合资经营公司,分别在北美和欧洲各一家,日本两家。根据协议条款,固特异在北美和墨西哥市场将持有对非日本籍汽车制造商独家提供或更换邓禄普品牌轮胎的权利。

 

  轮胎电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汽车后市场是一个达到万亿级规模的超级蓝海,这为轮胎品牌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自互联网+概念提出,一批创新O2O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以轮胎为切入口和销售的电商平台正在资本寒冬中风生水起。无论是享誉世界的全球轮胎行业领导品牌邓禄普、固特异等,还是各大国产品牌或者新加入电商平台的新兴品牌,都加入到电商浪潮中。根据中国轮胎商务网 (www.tirechina.net)电商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著名国际轮胎品牌领导者“米其林”继续蝉联轮胎畅销榜销售冠军宝座,“邓禄普” 和 “普利司通”紧跟其后。

  作为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自营型模式综合实力最强的代表企业之一,途虎在多个维度坐实了汽车后市场电商头把交椅,正朝着“中国的AUTOZONE”这个目标高速发展。在汽车电商企业接连倒闭的2015年,途虎养车异军突起,成为汽车后市场电商平台的佼佼者。途虎养车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途虎官方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营收报告显示,途虎养车已经实现了5亿元人民币的营收额,成交用户量超55%,并预计全年实现20亿元人民币的年营收。在2015年6月顺利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后,2015年10月,途虎养车完成了C+轮5000万美元投资。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