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是车辆唯一与路面接触的部分。轮胎必须在牵引力、舒适感、耐用性、节能和总成本之间保持平衡。 为了同时满足这些相互矛盾的需求,轮胎的设计和制造可能比您所想象的还要复杂。
现如今的智能手机,越做越小巧、越精致,看似工艺十分复杂,实际上我们的轮胎研发和技术量一点不比手机简单多少。
1、内衬层: 一层气密的合成橡胶(相当于内胎)。
2、胎体帘布层: 该层在内衬层上方,由与橡胶粘合的薄纤维帘线组成。 这些帘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轮胎的力度,有助于承受压力。 标准的轮胎含有约1,400条帘线,每条帘线可承受15公斤的重力。
3、低胎圈区域: 这是橡胶轮胎夹紧金属轮辋的位置。 引擎和制动功率从轮辋传输到与路面的接触部位。
4、胎圈: 胎圈牢牢固定在轮辋上,确保气密性,并将轮胎正确安装在轮辋上。 每条金属丝可承受1,800千克的负载而不会断裂。 汽车有八个胎圈,每个轮胎两条。 具有14,400千克的巨大抗压强度。 一辆普通汽车的重量约为1,500千克。
5、胎边: 可保护轮胎侧面,使其免受路缘和路面的冲击。 胎侧中包含了轮胎的重要细节,如轮胎的宽度和速度级别。
6、胎体骨架层: 它很大程度上决定轮胎的强度。 它用与橡胶粘合的非常细的耐受钢帘线制成。 这意味着轮胎可抵挡转弯应力,不会因为轮胎的旋转而膨胀。 它还具有足够的弹性,可消除由路面上的碰撞、凹坑和其它障碍物引起的变形。
7、冠带层(或"零度"带束层): 这一重要的安全层可减少摩擦热,有助于在车辆快速行驶时保持轮胎的形状。 为了防止轮胎的离心拉伸,将加强型尼龙帘线嵌入橡胶层中并将其沿轮胎周长铺设。
8、冠带(即带束层): 为胎面提供坚硬基部。
9、胎面: 为轮胎提供牵引力和转弯抓地力,采用抗磨损、抗摩擦和耐高温设计。
除了上述轮胎结构对轮胎性能的影响外,轮胎结构对胎体本身的性能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由此可见,轮胎结构与轮胎性能之间有着很大的关联。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