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轮胎商务网
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倍耐力F1中国站官方前瞻:传统看点是策略制胜

2014-04-17中国轮胎商务网

  2014年4月14日,米兰——P Zero白色中性轮胎和P Zero黄色软胎为本场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大奖赛的比赛用胎。就上海站而言,各车队的策略运用通常会主导着比赛的胜负。即使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车手仍然能够以密集的队形完成比赛,为观众带来激动人心的赛况。这种全能型轮胎组合能很好地适应上赛道的复杂要求。该赛道的主要特点包括光滑的表面,急速的转弯,以及倾斜的13号弯道。

  

尼科-罗斯伯格在上海国际赛车场。

尼科-罗斯伯格在上海国际赛车场

P Zero黄色软胎搭配P Zero白色中性胎。

P Zero黄色软胎搭配P Zero白色中性胎

  倍耐力赛事运动总监Paul Hembery表示:“中国大奖赛是今年第三场使用中性胎和软胎组合的赛事,紧接着巴林测试之后举办,各车队正开始积累更多关于轮胎如何与复杂的2014年赛车相互适应的知识。因此,轮胎策略将成为比赛中更为重要的因素。对于中国站的赛道,此前的比赛已经证明,正确的轮胎策略对比赛结果确实有效,所以车队希望可以很好地利用本赛季开头部分的数据,探索一些适于我们最新一代P Zero轮胎的战略。之前我们已经见识过上海多变的天气,所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快速分析信息的能力,将一如既往是能否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的关键。”

  倍耐力顾问车手Jean Alesi表示:“中国的赛道我不是很熟悉,但是它看上去总能够提供很多乐趣。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策略变得重要起来,因为车队在初始研发阶段后开始探索他们赛车的能力和潜力。对于轮胎来说这很重要,因为我们看到,随着研发加速,车队已经并正在从轮胎中越来越多地获益。巴林的比赛很棒,如果所有比赛都能像那样的话,这个赛季将是一个完美的赛季。”

  每站比赛的轮胎分配:

  轮胎会由该项运动的管理机构FIA借助于条形码随机分配给各个车队。条形码相当于轮胎的“通行证”,这些条形码通过橡胶的硫化过程牢固地嵌入轮胎结构并且不可调换。每个编码都包含一条轮胎的详细信息,通过倍耐力的RTS(赛车轮胎系统)软件,即可实现相应轮胎在整个赛事周末的可追踪性。首先,国际汽联收到条形码的列表,然后通过条形码将其相应轮胎随机分配给各个车队。倍耐力完全不会参与这个过程,这意味着倍耐力不会影响轮胎分配给车队的过程 – 尽管会有严格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所有离开工厂的轮胎质量完全一致。轮胎被运送到赛道后,会根据FIA事先准备好的名单,严格分配给所有车队。条形码的使用,使得国际汽联和倍耐力能确保所有车队根据规定使用正确的轮胎。

  从轮胎的角度看赛道:

  赛车手们在上海赛道的很多快速弯将加速通过,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创下今年最大扭矩的纪录,尤其是在3-4、7-8和12-13号弯急剧加速。正确控制发动机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避免轮胎空转打滑和受损。

  在中国站中所使用的高水平下压力,指的是在转弯时的高速度,在该区域的受力能够超过3.8g。由于软胎可以产生较大的抓地力,因此它所经受的回转力也更大。

  上赛道有非常多的长直道,而这些长直道会对轮胎产生影响。事实上,直道会使轮胎冷却下来,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弯道中轮胎必须要迅速恢复温度。

  P Zero白色中性胎配方适用范围小,而P Zero黄色软胎配方适用范围广。二者结合能够在许多条件下保证轮胎的有效运作能力,这也是今年这种组合被证实有效的原因之一。整年之中,中国赛道对刹车的要求最为苛刻,而新的有线刹车系统对轮胎也有影响。在上海,轮胎会受到最高4.3g的制动力影响。

  去年,尽管从第三位出发,阿隆索以三停策略赢得了比赛,开始使用的是软胎,然后以中性胎完成三停。迈凯轮车队的巴顿以两停策略赢得第五。

  各站比赛的轮胎配方如下:

P Zero红色胎

P Zero黄色胎

P Zero白色胎

P Zero橙色胎

澳大利亚站

 

软胎

中性胎

 

马来西亚站

 

 

中性胎

硬胎

巴林站

 

软胎

中性胎

 

中国站

 

软胎

中性胎

 

西班牙站

 

 

中性胎

硬胎

摩纳哥站

超软胎

软胎

 

 

加拿大站

超软胎

软胎

 

 

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http://www.tirechina.net打 印关 闭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轮胎商务网微信公众号(tire123)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轮胎商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轮胎商务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3 Tire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Tirechina.net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服务热线:0754-88650298 在线服务QQ:1525237793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4号